前几日一个师弟问我,现代中医为什么培养不出像古代一样的大医?在古代无论哪个年代都有日诊二三百人的大医家。例如叶天士在当时的名气可以说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,而当时并没有像现在这么优秀的传媒做宣传。
在古代无论哪个年代都有日诊二三百人的大医家。例如叶天士在当时的名气可以说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,而当时并没有像现在这么优秀的传媒做宣传。
民国时期也有很多这样的医生如丁甘仁、费伯雄等,以及每个大的城市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大医。为什么现在的中医就没有?
在50年以前每个城市都有全城皆知的名医(这里的全城皆知包括该城所附带的乡镇农村,往往名医很多是在农村),而现在随便找一个城里人,问问当地的名医,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出口。
因此事实摆在眼前,无论你怎么牛气,怎么目中无人,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我们的医术不及古圣先贤,我们的医术不如叶天士、李东垣、朱丹溪、丁甘仁,哪怕是北京四大名医的随便一个我们的医术均不如。
他们随便的一个便日诊二三百人,我们现在日诊五十人就很了不起。为什么呢?难道是我们不够努力吗?难道是我们看的书不够多吗?还是老天要灭我们中医呢?为何现代中医不如古代中医?
现在我就分析一下古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医,与我们最根本的差异在哪。
1、门诊病号量大
成为古代的大医,首先的条件就是要有非常大的门诊病号量,这样才可能让病人传病人而成为名医。
如果我们常年每天看20个病人(这在现在就不少了)即使是全部看好,这种传播速度也很难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名医。若要真正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名医就要日诊非常的大,因为百姓信任病人就会越来越多,越传越远,真正的名医必然会达到日诊二三百人。
现在就以日诊二百人为例,而一个医生一日的工作时间为八小时,那么看一个病人的时间应该在两分钟多一点。那么现在就请思考两分钟的时间对于医生可以做什么?
医生诊病需要望闻问切,望诊与闻诊可以夹杂到其他的诊断中不需要消耗时间,诊脉古人要求必须五十动以上,也就要消耗接近一分钟,前一个病人起身走后一个病人坐下这也要十秒钟左右,医生写一张处方也需要二十来秒,剩下的时间是问诊时间,也就是说医生的问诊时间只有三十秒左右。
就算是把两分钟都给问诊亦很难能够精确的辩证,更何况三十秒的问诊只能了解各大概情况,根本无法细致了解。
2、古人治病思路:切脉
也就是只剩一个可能,医生诊完脉之后就对自己所要开的处方心中有数,然后再问几句,看看与自己所想的是否相同,只要相同那么处方即没问题,而且这种有效率绝对很高。也就是说古人治病根本不是现在讲的辨证论治。
我不是在开玩笑,虽然教科书上写着中医的精华为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,但是很抱歉事实并非如此。也许你头脑中的反应是这个庸医简直疯了,请听疯人把话说完。
首先我要说的是“辨证论治”四个字最早是由民国时期的祝味菊提出的,并非古人所说。而现在中医课本教我们的诊疗系统是这样的:以一个常见的肝气郁结为例,病人生气后出现口苦、胸胁支满脉象弦,舌质红。
我们的思维是这样的,病人口苦、胸胁支满、脉象弦,舌质红这些症状结合起来得出一个证,这个证是肝气郁结,通过这个证来处一张处方。
这不是古人的治病思路,古人是通过切脉之后已经知道此人的整体状态,古人摸到弦脉知道人体的气机出现了郁滞,然后摸到左关脉弦的最厉害知道人体气机郁滞在肝,然后通过其他脉分析其他脏器状况,此时的治疗思路已经清楚,用药缓解左关脉弦同时照顾其他脉象,然后问病人是不是口苦、胸胁支满等,但见一证便是,处方便出,如此诊疗时间又短,疗效又高。
也许你会说我胡说八道,那我就给你找几个证据。
(一)证据一
就是随便一本古代临床大家写的书,随便一本便可,只要你放下你的成见,忘掉一切,慢慢的读,很容易看出来。
如张锡纯,他看到左寸脉不足就用点柴胡、升麻之类的提提气,看到左寸脉散大就用些黄芪之类的填一填,看到散大且上逆就用点代赭石、龙骨牡蛎等降一降,看到迟脉散大就用山萸肉收一收,请自己仔细看。大医家无一不是如此,尤其是金元的李东垣(《脾胃论》)、朱丹溪(《脉因证治》、《丹溪心法》),明代的周慎斋(《慎斋遗书》)、李中梓(《医宗必读》),民国的王雨三(《治病法规》)、丁甘仁(《丁甘仁医案》),近代的赵绍琴(《文魁脉法》)、蒲辅周(《蒲辅周医案》)等等其对脉象描叙非常细致,请仔细阅读。
(二)证据二
就是现在还有很多老人找中医看病的时候只把胳膊伸出来,不说话,现在医生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可理解,其实在老人小的时候看病就是这样的,到了医生那里,很礼貌的把手伸过去,医生诊完脉后问什么就很恭敬的回答什么,然后恭敬的领完药回家,不像现在病人生怕你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,拼了命的唠叨,其实说多了只会增加辩证的难度。
按现在传授的辩证论治是个很累的脑力劳动,而且很多推理很容易错误,而古人的通过脉象了解人体的整体状态然后处方,即省力而且临床疗效也高。
3、振兴中医:要自强,多反思
最近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病人聊天,她告诉我她的亲身经历,她说唯一佩服的名医是济南已故四大名医之一的韦继贤(此人无学术传人)。她年轻时有头晕病总是治不好,找韦继贤看病,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之后,韦继贤给她诊了一会脉,然后开了一张方,然后说了两句话。
老人现在记忆犹新,第一句话是“三副药”,稍一停顿第二句话是“包好”。吃了两幅药就痊愈了,至始至终两个人只说了这两句话。
像这样的中医以前很多,现在的培养模式再也培养不出这样的中医了。因为在刚接触中医时就接触了教课书的模式,将中医定格化,将方向固定化,方向一旦错了,永远也到不了巅峰。忘同道多反思,将中医还原原本的样子,振兴中医。如果每一个城市都有日诊二三百人的中医,何愁中医不兴盛?中医要自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