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特别容易中暑,怎么办?
中医认为,中暑分阳暑、阴暑,“动而得之者为阳暑”,“静而得之者为阴暑”,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。患者多在烈日下劳作,或长途行走,或因在高温、通风不良、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,突然出现头晕胸闷、高热汗出、体若燔炭、面红目赤、烦躁不安、大渴大汗、喘促气粗,且舌红苔黄少津,脉洪数等,这种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,须尽快救治。
阳暑的治疗以清热解暑为主,具体如下:
如果发现自己或其他人有中暑表现时,要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,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;清醒者多饮用一些淡盐水、绿茶、酸梅汤等;还可以用清凉油抹额头、太阳穴;服十滴水或仁丹,老弱患者可含2~3片西洋参。另外,按压百会、掐人中能使患者清醒。重症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。
【预防阳暑】
①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。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,不能等渴了再喝水,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。
②平时饮食需清淡,多补充足够的蛋白质,如鱼、肉、蛋、奶和豆类;以及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,如西红柿、西瓜、苦瓜、桃等;避免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。
③外出时,要做好防晒工作,戴太阳镜、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,穿透气性好的衣服。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,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,有条件的可适当进行午休。
人们对阳暑的预防较为重视,但对阴暑证往往认识不足。阴暑的发病多是因为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,如夜间露宿室外,乘凉时间过长,运动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,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,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等,均可导致风、寒、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“阴暑”。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,而兼有寒和湿,所以阴暑不像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。
阴暑的治疗以解表清暑为主,具体如下:
①首选藿香正气散(现有口服液、滴丸等制剂)。
②可取冬瓜皮、陈皮、生姜、藿香、佩兰各5~10克煮水喝。
③体弱者可含3~5片西洋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