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新闻

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医新闻 >

【医案】手脚发热易混绞,“中医王”两次辩证见疗效!

来源:赵树堂中医馆  发布时间:2019-04-29



现在正是春暖之时,也是奔夏之日,如今已是春暖花开,青山绿水,冬过之后亦是春意盎然兮。除了偶尔的天气降温之外,很多人早已是脱掉了棉袄,穿上了外套,虽然当下大多是春光明媚,暖风嘘嘘,也难免会有乍暖还寒之感。所以暖春也不会让人轻易发热,更不会让人手脚冒汗,且时间久而不止。

在清明过后,四月七日当天,赵树堂中医馆来了一位手脚冒汗,且不知道缘由的患者。患者除了手脚冒汗之外,身体并无其他明显特征,没有头晕耳鸣、大便溏滞或消化不良等特征。赵书堂中医馆的“中医王”在切脉诊断后,给患者开了一副“常规药方”。

以往患者有类似症状,“中医王”在诊断后常以三仁汤和四苓散“加减”为处方,让患者以一周为一疗程进行服用,服用后效果明显减轻,巩固疗程后症状消失,手脚正常,不再出现手脚冒汗等症状。

“中医王”在位患者切脉

三仁汤是用杏仁、半夏各15g,飞滑石、生薏苡仁各18g, 白通草、白蔻仁、竹叶、厚朴各6g。甘澜水八碗,煮取三碗,每服一碗,日三服。现代用法为水煎服。主要有宣畅气机,清利湿热之功效。

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。头痛恶寒,身重疼痛,肢体倦怠,面色淡黄,胸闷不饥,午后身热,苔白不渴,脉弦细而濡。

四苓散则是用白术、猪苓、茯苓各45g,泽泻75g。上为末。每次12g,用水150ml,煎取90ml,温服。具有健脾止泻,利水除湿之功效。主治脾虚湿胜,水泻,小便不利,小儿阴囊肿痛等症。

“中医王”按照同样的“常规药方”让患者服用后,患者表示症状并未减轻,甚至服用后效果并不明显,手脚依旧冒汗。

“中医王”再次为患者进行切脉诊断,精心的询问、考实、辩证后,结合患者郁热在内,考虑属于“少阳半表半里证”,综合分析为“少阳阳明合病”。处方为:大柴胡汤加减。该症状是根据《伤寒论》中第188条“伤寒转系阳明者,其人戢然微汗出也”得出!

大柴胡汤为表里双解剂,具有和解少阳,内泻热结之功效。主治少阳阳明合病。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呕不止,郁郁微烦,心下痞硬,或心下满痛,大便不解,或协热下利,舌苔黄,脉弦数有力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、急性胆囊炎、胆石症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。

大柴胡汤用柴胡(15克),黄芩(9克),芍药(9克),半夏洗(9克),生姜切后(15克), 枳实(9克),大枣 擘(4枚),大黄(6克)。 水煎2次,去渣,再煎,分两次温服。该药方的加减是根据病症的某症状的轻重进行某药剂的加减,精心辩证,精细用药。

少阳阳明合病既有阳明病的身热,不恶寒反恶热,自汗,腹满等症,又有少阳病的口苦,咽干,目眩等症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少阳合病,必下利”。即为伤寒合病的。参合病条。

“中医王”第二次开的药方中,比第一次多了一味赤白芍,患者煎熬饮用后效果明显,并在第三次巩固后,病情得以康复。

误区:

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,均会对脾胃和肾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,所以很多人一旦出现手脚发热的情况,大都不由自主的考虑是否是脾胃阴虚或肾阴虚所致。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会出现盲目判断,还跟自己无法清楚地分别自汗和盗汗有关。

自汗和盗汗有明显的区别。中医认为,在没有过度劳动、劳累的情况下,清醒时出汗,即为自汗。睡时出汗、醒后即止的临床表现为盗汗。而少阳阳明合病则为自汗。

除此之外,脾胃阴虚往往是因为热病之后津液损伤所致。症状表现也多以饮食和热证为主,表现为:口燥咽干,不 思饮食,低热,盗汗,手足心热,大便干,舌质红,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脾胃阴虚需要通过滋阴养胃进行调理。

房事过度和阴液耗损过度是导致肾阴虚的两个主要因素。肾主水和气,具有藏精纳气之功效,所以肾阴虚往往表现为:腰膝酸痛和头晕耳鸣,遗精早泄和经少闭经,潮热盗汗和五心烦热,身形消瘦和失眠多梦。舌红少津,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证。

肾阴虚和脾胃阴虚,和该症状有关的脏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而少阳阳明合病则以手脚发热,自汗为主。

“中医王”表示,不要出现手脚发热,“冒汗出汗”就觉得是肾阴虚或脾胃虚弱,一定要了解症状如何,病理从何而出,才能更好地对症治疗,不可盲目入药。

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中医咨询可关注赵树堂中医馆公众号
预约专家 精标药房 网上商城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

客服工作时间

周一到周日

7:30-21:00

客服

0531-67860526